两山引领堰河村趟出生态富民路九游娱乐官网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04-27
 在鄂西北的群山褶皱里,藏着一块环境优美的“绿宝石”——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。清晨的堰河村,汉水晨雾漫过秦巴余脉,万亩茶园在云端若隐若现,茶尖露珠折射着七彩霞光。  这个曾因过度砍伐陷入“生态破坏—贫困落后”恶性循环的山村,用20年坚守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书写了生动注脚。如今,这里不仅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,还获得了“国家级生态村”“中国最佳宜居村庄”“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”等诸多殊荣,闯出

  在鄂西北的群山褶皱里,藏着一块环境优美的“绿宝石”——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。清晨的堰河村,汉水晨雾漫过秦巴余脉,万亩茶园在云端若隐若现,茶尖露珠折射着七彩霞光。

两山引领堰河村趟出生态富民路九游娱乐官网(图1)

  这个曾因过度砍伐陷入“生态破坏—贫困落后”恶性循环的山村,用20年坚守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书写了生动注脚。如今,这里不仅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,还获得了“国家级生态村”“中国最佳宜居村庄”“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”等诸多殊荣,闯出了一条“美丽乡村”和“美丽经济”相互转化的良性循环生态富民之路。

  “你看这张照片,我们村从2003年就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了。” 在村史馆里,一张张珍贵的影像图片,记录着堰河村垃圾分类历经三代所走过的艰辛历程。

两山引领堰河村趟出生态富民路九游娱乐官网(图2)

  “当时很多人不理解,饭都吃不饱的年代,搞垃圾分类,九游娱乐网址这不是在作秀嘛。” 堰河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闵洪艳忆起当年依然很感慨:“当时茶叶产业发展起来了,很多茶商到堰河来,我们就想把村庄搞干净,让茶商们看到一个好环境。”

  说干就干,闵洪艳为村子确立了“垃圾不出村、污水不入河”的目标。“村里通过议事会、上门宣讲等方式,逐步化解了村民的疑虑和不理解。” 他介绍,村里从“三个桶”破题,每户自备干垃圾、湿垃圾、有害垃圾三个简易桶,安排专人每天上门分类回收,湿垃圾堆肥还田,可回收垃圾卖给废品站,有害垃圾集中处理。

  集中收集方式从自行车挂篓式到板车、小火车,再到转运车的更新升级,建立了“户分类、组保洁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的治理模式。

两山引领堰河村趟出生态富民路九游娱乐官网(图3)

  堰河村还建起了第一个垃圾分类中心。“当时买不起砖,村里就地取材,把河里的石头、村民家里的石磨,都拿来当原材料。”堰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宋鹏介绍,垃圾分类中心建好后,村里还修了生态厕所,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,可使厕所免水冲、无污染、无排放。

  “村在山水中,屋在树木中,路在花草中,人在图画中。”如今,堰河村生活垃圾分类已坚持走过20多年,从垃圾分类到绿色村庄建设,堰河村这才真正变得山场绿起来、河流清起来、农舍净起来、村庄亮起来。

  记者在堰河村的村史馆里,还看到了一张拍摄于1996年的照片,照片中一个中年男子肩膀上扛着一棵树,表情很不自然。

  “他叫何祖运,是我们村的,当时因为家里太穷,孩子没钱交两块钱伙食费,偷偷砍了一棵树去卖。”忆起当年,闵洪艳感慨道。虽然当时没有继续追究,但是村民们艰苦的生活却深深刺痛了闵洪艳的心。

两山引领堰河村趟出生态富民路九游娱乐官网(图4)

  堰河村穷在山,出路也在山。要想过上好日子,闵洪艳痛定思痛,决定带领村民反其道而行之,萌生“生态经济化、经济生态化”思路,立下15字方针——管好山、护好水、修好路、育好人、建好村。

  “过去祖祖辈辈砍山,怎么会有出路?”闵洪艳说,20世纪90年代,党中央就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,谁能认识到山和水也是财富,谁就能先走上致富之路。

  闵洪艳自带干粮,带领全村200多名村民走进大山,九游娱乐网址种下茶树、杨树、杜仲等经济林木和生态林。现如今,堰河村先后开辟茶园1200余亩,种植5000多亩经济林和10000多亩生态林,森林覆盖率达到81%以上。用闵洪艳的话说,要把“山水变风景、资源变资本、产品变商品、农民变股民、‘两山’变红利、振兴变高兴”。

  “我们主要采用有机种植,将过期的牛奶豆浆混进豆饼里,发酵成有机肥料,喷灌到茶田,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、改善土壤板结的同时,产出的有机茶口感相较于其他茶叶更加醇厚,去年的年产量达到1200吨,茶叶供不应求。” 堰河村天艺茶庄的茶园负责人游玉洁介绍。

两山引领堰河村趟出生态富民路九游娱乐官网(图5)

  从2.1万亩荒山到81%森林覆盖率,堰河人用20年写下绿色答卷。松杉林、杜仲园、花椒基地在茶山梯田间错落分布,形成“山顶林、山腰茶、山脚田”的立体生态。

  2006年,随着堰河村旅游人数的日渐增多,为有效解决旅游带来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,村委会筹资在三组建设第一座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设施。同时,结合“一建四改”(即建沼气池,改灶、改水、改厕、改圈),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观。

两山引领堰河村趟出生态富民路九游娱乐官网(图6)

  2009年,堰河村又筹资在二组建设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,将生活污水经管网集中收集至污水处理系统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。

  “我们采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,设计处理规模250吨/日,服务全村人口及游客3500人。”近年来,随着堰河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及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,村委会意识到基础设施的滞后影响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。2017年,再次积极争取多方支持,在马槽沟建设覆盖全村的污水收集处理工程。

  现如今,污水处理站掩映在古树与青竹之间,没有任何污浊的气息,林中两栋小房子里放着各种设备,一个个池子中,污水经过层层处理,变成可以重复使用的中水。

  2024年,堰河村全年游客接待量60多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。对于未来发展,闵洪艳表示,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,全力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让堰河村生态更美、产业更兴、百姓更富,成为共同富裕的绿色幸福示范村。